许多跨国晶片公司会选择低调地将部份工作转移到中国,然而,也有一些业界领导公司选择更加深入中国市场,而且,他们从不避讳谈论其中国策略。
德州仪器(texasinstruments,ti)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德州仪器上海微控制器(mcu)设计中心最近刚完成了首款本地设计的晶片tapeout案例。虽然ti并不透露其上海设计中心团队规模,但ti微控制器副总裁scottroller在最近的一次接受《eetimes》采访时表示,“上海mcu设计中心是一个规模颇大的团队,有许多设计正在进行。”
ti的上海mcu设计中心是在2011年初开始运作,除了ti位于德国、邦加罗尔和达拉斯以外,上海是目前最新一个设计中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ti在中国的工厂并不只是为了支援现有的mcu产品而存在。相反地??,它主要负责一些来自中国的mcu产品线开发工作。“在中国,我们开发专门为中国市场而设计的微控制器,”roller说。这个设计中心聚集了所有必要的工作人员,包括销售、应用软体开发、系统和处理器设计工程师,以及现场应用工程师等。“我们包含了前端到后端的完整流程,”roller说。
为何在中国设计?
当被问及为何选在中国设计时,roller给了我两个理由:“首先,你可以更灵活,速度更快。其次,选择在本地进行设计,将大幅减少因误解而出错的机率。”
尽管理论上来说,此举可能深具意义,但并不是每一家跨国公司都愿意公开承诺他们将在中国进行设计。
月前,在美国德州sanantonio举办的飞思卡尔技术论坛(freescaletechnologyforum)上,飞思卡尔新任总裁暨执行长gregglowe指出,中国市场正在从低成本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,转变为具备设计能力,可为当地广大内需市场开发所需产品的真正高科技枢纽。
想在中国销售产品的晶片供应商,就必须在当地扎根,lowe说。ic供应商并不一定要在中国设计产品,但他们必须在当地设有应用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,他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