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l马宏升:中国将是全球最大pc市场

发布时间:6/18/2012 | 100 次阅读

  sean maloney(马宏升),intel中国董事长,于2010年初因中风入院,病疾伤及他大脑中负责语言能力的区域。中风两年后,在北京举办的2012年intel信息技术峰会(idf)中他面向数千名听众发表了主题演讲,持续时间达一小时,完整阐述了intel全球,尤其是中国的发展策略。

  是什么毅力使他恢复到现在的状态并不断给自己新的动力?intel最近的诸多动作又意味着什么?在idf开幕的当天下午,马宏升在中国任职后首次接受了电子专业媒体的现场采访。

  问:intel在推动全球电子行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。作为intel的高级管理层,你参与了很多重大事项的决策,例如推出先进工艺技术、使pc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、出售xscale业务等。你如何看待intel过去的这些重大事件,从而制定目前的发展策略?

  intel中国区董事长马宏升(sean maloney)

  答:自从我1982年加入intel以来,已经30年了。1982年还不属于pc时代,intel也没有pc业务,真正的启动年应该是在1984年。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及90年代早期,pc开始大发展,intel果断进入这个领域。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,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服务器领域。但我们最终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取得了成功,而且做得非常好。

  回顾10年前,有7、8家公司还在跟随摩尔定律:日本有2至3家,欧洲有1家,还有几家在美国。现在,只有intel、三星和台积电,而我们是领导者。

  40多年以来,摩尔定律使得intel和技术产业持续地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进步。就像戈登?摩尔自己说的,摩尔法则不是一个法则,而是一个机会。那么,要想保持摩尔定律的进步,需要我们在基础科学和生产技术上实现更大的新的突破。例如在2007年,intel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k金属栅极技术,这个技术推出时领先于整个行业三年。去年,我们再一次实现了晶体管的革命,推出被称为三栅极(tri-gate)的3d晶体管设计,并将批量投产于22纳米intel芯片。

  3d工艺能够降低漏电压,同时,实现更快的开关切换。3d晶体管体积更小,速度更快,能耗要低很多。它的设计是基于intel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积累,包括应变硅技术及高k金属栅极等技术。这样,我们就能够在低电压条件下实现30%的性能提高、以及能耗降低高达50%。

  intel在五年内从45纳米走到22纳米,今年,我们将推出无数的22纳米产品。这确实令人振奋!

深圳市鹏拓发展电子
  • 联系人:马先生 林先生 马小姐

    975586346

  • 电话:0755-82773839
  • 邮箱: prydz168@qq.com
  • 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华联发大厦六楼635房
深圳市瑞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杨锐锋

    515035790

  • 电话:0755-82550910/13189682405
  • 邮箱:szruist@126.com
  • 地址:深圳福田区华强广场二楼Q2B046
北京元坤伟业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刘先生

    1584878981/378319812

  • 电话:010-62104931/62104891/62104578/62106431/62104791
  • 邮箱:sale1@yuankun24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和盛嘉业大厦10层1008室
最新信息
推荐热门型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