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垃圾:电子垃圾入境问题依然无解

发布时间:1/31/2015 | 133 次阅读

  那些流向中国的固废

  固废和洋垃圾不是一回事,电子垃圾入境问题依然无解,按2010年进口固废4000多万吨计算,统计得到的进口固废产值至少在1500亿元。

  离中关村不到3公里的北京后八家村,是北京废品的集散地。虽然村子本身已经被拆迁,但废品货场依然忙碌。

  业内人士称,《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》(下称《管理办法》)去年8月实施后,固废物的进口来源受到限制,总量有所减少。为了收取原料,现在已经有物资再生公司在后八家村蹲点收“料”。

  虽然目前进口固废在全国固废占多大比例的数字还不确切,但在许多如废塑料、《管理办法》出台前的电子废弃物的分类领域中,国内再生环节中有超过一半都来自于进口。

  从全球源源不断流向中国的各种固废,有时被当成污染之害的垃圾,有时被看作资源,有时干脆被做成生意。

  为洋垃圾正名

  “我得强调,固废和洋垃圾不是一回事。”中国再生资源交易网总监齐斌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说。

  通常被舆论以洋垃圾指责的进口固废也是如此,沿海电子垃圾拆解造成的潜在污染一直吸引着公众的高度关注。

  洋垃圾是社会上的俗称,它有时指进口固体废物,有时又特指以走私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或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。

 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曾经表示,2010年我国废纸、废塑料、废五金、废钢铁、铝废碎料、铜废碎料等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际进口达4000多万吨。占国内回收量近30%。这中间还不包括统计口径不同遗漏的部分。

  本报记者翻阅资料发现,目前国内各部委使用的名词也不同,环保部门称为“固体废物”,住建部门称之为“垃圾”,发改委在循环经济相关文件中使用“废弃物”一词,海关则是按具体货物名称,没有统称。

  “这其中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。” 中国环境学会固体废物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聂永丰称。按照法律,废料进口即进口固废分为三类:第一类是允许进口的固体废物,加工过程中没有毒害;第二类是限制进口,包括塑料、废五金等,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释放有毒物质,需要环保部门的进口批文才能进口;第三类是禁止进口的,主要是废旧电脑、电池、手机、线路板、打印机等。

深圳市鹏拓发展电子
  • 联系人:马先生 林先生 马小姐

    975586346

  • 电话:0755-82773839
  • 邮箱: prydz168@qq.com
  • 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华联发大厦六楼635房
深圳市瑞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杨锐锋

    515035790

  • 电话:0755-82550910/13189682405
  • 邮箱:szruist@126.com
  • 地址:深圳福田区华强广场二楼Q2B046
北京元坤伟业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刘先生

    1584878981/378319812

  • 电话:010-62104931/62104891/62104578/62106431/62104791
  • 邮箱:sale1@yuankun24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和盛嘉业大厦10层1008室
最新信息
推荐热门型号